基于情景体验的沙盘课程开发

  

 

      沙盘这种教学的方法算起来是比较古老的,最早用于军事推演,模拟战争双方的策略,以一种接近真实的状态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后来教育/培训领域的前辈们把他用到了人才培养的训练上,诞生了一批经营类、财务类、求生类的沙盘课,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不过沙盘课程在应用的过程中,虽然比起传统课程,学员体验感增强很多,但是依然会面临迁移路径(注:从学习到工作的应用)过长的问题,内容与真实的工作场景有差距,或者只有游戏没有学习,整个课程中缺乏系统方法论的梳理和训练。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沙盘课程呢?

 

  ——我认为需要有深度互动的、基于真实场景的、有工具方法论的课程。

 

  为什么我们不自己开发呢?

 

  ——因为缺理论指导、缺开发方法、缺实践机会,其实最缺的就是“不想干、太难了”

 

  下面我说说我自己的实践经验:

 

  

 

  第一步:分析需求

 

  

 

      开发内容前,我们需要明确目标学员、学习目标、学习主题这三个要素,搞清楚这个课程开发出来要给谁上?(同一岗位课程需求会更聚焦,例如连锁店长)他们的痛点有哪些?期望通过这门课程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课题发起方期望通过这门课程解决那些问题?做这一步的时候,针对学员的痛点务必要聚焦到具体的知识、技能短板上,这是课程能解决的问题,否则就不一定要靠培训的方法来解决;有了需求,接下来就需要针对需求梳理具体的工作内容了。

 

  第二步:梳理场景

 

  梳理工作内容

 

  

 

  第一种梳理的方法是工作任务分析法(建议针对同一岗位),梳理出这个岗位核心的工作职责、任务和操作步骤,在梳理的过程中需要岗位业务专家和岗位上级参与,确保内容如何实际情况。

 

  第二种梳理的方法是业务价值链的梳理,是以公司的核心业务为基准线,梳理关键的服务/业务流程节点,针对每个一级节点,再去细分二级节点、三级节点。

 

  例 如:前段时间我完成了某儿童服务业全国连锁品牌店长的沙盘课程开发,其中用到了工作任务分析方法,区分了筹备阶段和运营阶段的不同任务;

 

  提炼冲突场景

 

  

 

  针对梳理出来的工作内容/服务节点,建议使用团队列名法,一起研讨这个环节的冲突点、痛点、难点、关键点。在研讨的过程中这些内容将作为沙盘课程中的亮点植入,更有利于学员夯实基础知识中的突发场景应对,缩短迁移路径降低学习转换的难度,让学员真正的做到所学及所用;

 

  提炼的过程中要注意数量的控制和排序,不用穷尽所有的痛点,尽量选择高频、重要、困难的一些点植入;

 

  模拟故事人物

 

  

 

  实话说这个环节并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建议尽量以真实人物角色带入,根据工作内容整理真实的场景,场景之间一般有强关联,或为流程序或为递进序或为结构序,通常场景模拟决定了沙盘盘面的图画设计。

 

  第三步:设计规则

 

  

 

  设计游戏规则

 

  沙盘类的课程免不了会有小组PK的设计,一方面增强互动性一方面增强趣味性,竞赛的类型主要有经营业绩类、行为标准类、生存指数类这三个大类,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考虑增加特约评论员的角色,以业务专家/专家上级为主,在每个场景结束后可以进行点评或者拍砖,深度刺激学员对问题的思考,同时也可以让上级领导了解学员的思路和不足,促进交流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

 

  设计互动体验

 

  一门沙盘课程通常互动形式容易陷入程序化,每一步操作类似。所以需要思考至少要有一个亮点的互动环节,能刺激到学员的痒点,植入不确定性。例如:摇骰子,在每个常规场景训练结束后,可以针对突发因素,通过摇骰子选择不同难度的场景让学员再次思考应对的策略;需要提醒的是针对突发状况,要提前准备足够的数量和点评标准,便于特约评论员“有法可依”

 

  第四步:测试验证

 

  

 

  这个环节一般分为两个阶段,一阶段是小组内测,找一组学员模拟真实的上课,过一遍流程和体验,看看跟设计是否基本一致,这个环节主要看流程是否顺畅,规则是否有漏洞,场景是否合理,教学时间是否恰当,排版印刷可以不着急,内测后在美化也来得及。

 

  第二轮就主要是正常的规模化上课,验证课堂效果是否跟预期一致,内容细节是否有需要完善修改的,各种排版标识是否美观简洁,学员整体反馈如何。

上一篇:“3W1H思维”助你有效进行需求分析 下一篇:如何解析业务部门的培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