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工作中的苦差事并创造新的工作

  Bersin的创始人Josh Bersin曾经说过:“人工智能不是在消除工作岗位,而是消除工作中的苦差事,并创造新的工作,而且这些新的工作更多的是依赖人类特点的岗位。”机器与人类相比,没有同情心和同理心,他们不懂换位思考,没有情感关怀,更不会进行批判性思考。目前,虽然机器人已经代替了部分基础性、机械性的工作岗位,但是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必然会出现更多的就业机会。

 

  案例1:无人驾驶汽车调度员

 

  无人驾驶是智能化的终极体现,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信以及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速度必然会不断加快,同时人们对无人驾驶汽车的接受和需求度也在逐渐提升。但是,无人驾驶技术也不是十全十美的,需要无人驾驶汽车调度员、城市规划部分、交通部门之间的合作,对路面上的无人车实时监控,确保它们遵守交通规则,并为其处理交通事故。

 

  案例2:AI立法专家、学者

 

  人工智能虽然可能赋能于人,带来效率的提高,但是也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私、尊严、正义、自治、数据所有权等风险。再加上,国内的人工智能立法还处于一片空白,而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衍生出来的法律问题不断出现,需要专业人士进行专门研究。

 

  案例3:AI训练师

 

  人工智能目前只能完成少量的、重复性工作,需要用足够多的数据、案例来训练他们,提高它们的智能性。“AI训练师”是一个新兴岗位,由智搜(Giiso)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郑海涛博士提出。一次受邀TED做演讲,他提到:机器的学习进化需要人类的参与,需要我们地告诉它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机器根据我们的反馈进行学习,才能不断进化,才能变得更加聪明。

 

  ●新技术消除工作中的“苦差事”

 

  德勤《2017全球人力资本趋势》报告指出,新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包括人工智能、移动平台、传感器和社会协作系统等,这些技术正在不断颠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沟通方式,企业和员工也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移动设备、传感器、人工智能以及机器人正以空前的速度影响着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人力资源管理者更要重新审视未来工作,思考劳动力管理、技术和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

 

  德勤贝新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乔希•贝辛认为:“人工智能肯定不是在消除工作岗位,而是消除工作中的‘苦差事’,并创造新的工作,而且这些新工作更多的是依赖人类特点的岗位。”“更多依赖人类特点的岗位”是指依赖机器尚不具备的人类特点的工作,比如,同情心、交流和跨界解决问题。“更多的是从事苦差事岗位上的员工不得不接受再培训,或者转移到新的岗位。”

 

  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教授约翰•布德罗曾经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未来,这个世界只有四种工作模式》一文指出,机器人、无人车、商品化传感器、人工智能及物联网,将对劳动生态系统进行重构,使得灵活、分散、即时的劳动力足以适应快速的业务再造。分析、算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逐渐取代传统工作岗位的同时,在人机协作领域创造了新的工作岗位。同时,认知商业能够基于结构化数据提供全面的人际互动,基于对自然语言的了解和解构,组织和人才通过利用自动化技术,构想和设计更加优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

 

  因此,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技术革命与智能制造催生新的组织生产方式,形成人机共存的组织生态。机器大军的崛起必然会导致一些低技能工作者的失业,也在倒逼个人不断学习,形成学习型组织;同时,智能机器也将成为员工的得力助手,替代员工完成一些重复性高、基础性的工作;借助新技术,组织的边界被极大拓展,人的潜能得到极大释放。

 

  ●人工智能颠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对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耗时耗力的工作,例如:考勤、搜索简历等,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将人力资源管理者从琐碎的事务中解放出来。

 

  人工智能的价值在于帮助甚至替代人类完成任务,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随着互联网、科学技术对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的渗透,新的人力资源模式不断涌现,如今,“人工智能+HR”的模式正在逐步重塑中国人力资源服务领域生态。如果将人工智能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中,必然会极大地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发掘管理的内在潜能。

 

      本段节选自《人工智能下的组织绩效改进》

上一篇:中国培训行业2020年十二大发展趋势预测 下一篇:数据收集中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分别要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