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进化论:这三大戒律你知道吗?

  不少才起步的讲师,初期是找不到自己的个人风格的。

 

  于是乎开始到处学习同行老师,这个讲师的肢体动作不错,那个老师的语言表达很棒,东学西看,慢慢丢失了原本的自我。

 

  正因如此,很多新手讲师只要一开口,行家里手一听,就可以猜出这是在学习哪个讲师。更有甚者是完全复制,早年间这么做是可行的,通过这种方式找找讲课的感觉,但是,长此以往,没有迭代,这类讲师会永远活在别人的影子里,成长之路何其漫长。

 

  切忌盲目复制,经验可以借鉴,你还是需要寻找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

 

  我们都应学会在改变中学习改变,正如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提出了两种文化的说法:

 

  前喻文化,向有经验的年长者取经学习。在过去的年代,人们经验的累积速度快于环境发展变化的速度,因此,年龄越大经验相对越丰富,越资深。

 

  后喻文化,向有活力的年轻人学习。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现在人们的经验不再单纯来自过去,还有很多来自正在发生的将来。

 

  比如,早期的时候,我自己的授课风格也是飘忽不定的。在见识过100位讲师后,我把这些讲师的授课风格予以总结,也慢慢明确了自己的风格定位。

 

  培训江湖里,讲师的五类授课风格:

 

  A.有板有眼

 

  一般都是专业类,例如法律财务等等专业方向,一词一句,字正腔圆,规范实用才是硬道理。

 

  B.氛围塑造

 

  通用类课题较多,如职业素养、阳光心态、执行力、情商管理等等,不冷场要热闹才是关键。

 

  个人名头一大堆,是这类讲师的标配。

 

  一张名片,恨不得三分之二全部铺满,自己有N条高逼格背景介绍。通常越花哨,整一大堆描述的讲师,授课的实力往往是不敢恭维。大道至简,真正厉害的老师,名头就那么三二个,但个个是高含金量的。

 

  C.个人魅力

 

  讲师自我形象好,颜值担当。例如讲商务礼仪,服务技巧等等,魅力无限,自带粉丝无数。

 

  D.自嗨沉浸

 

  这类讲师授课状态杠杠的,自我容易沉浸其中,语调和状态是慷慨激昂,状态好才会影响到。早期很多出过光盘的讲师,有不少属于这类。

 

  E.问题解决

 

  讲师以答疑解惑为主要导向,比如在培训课程中,会请学员汇总提炼十个期望解决的问题。在接下来的课程推进中,依次序有逻辑的进行层层答疑,引导学员用以致学。

 

  来来来,五步让你找到自己风格。

 

  ①总览全局:搜索同领域行业大咖老师,纵览全貌,进行特点解析,通晓个中差异。

 

  ②尝试模仿:选一两个自己接受度高的讲师,进行全方位拆解,从内到外,系统性学习。

 

  ③总结规律:在模仿中,建立反馈机制。自我总结,取长补短。

 

  ④吸收转化:不要一味的“拿来主义”,要学会吸心大法,这样才会成为高手。

 

  ⑤风格成型:最后阶段,你会甩开前期的影子,形成自己特定的风格,潇洒自如。

 

  准备充分,才会拥有自信的资本。所谓风格,源自于平日里的点滴功课。

 

  那么问题来了,你是(或将成为)哪一类?

 

  02

 

  戒律二:忌傲惰

 

  自己的座右铭就和这两个字有关,骄傲和懒惰。

 

  古今败人两字,非傲即惰。古今之才人,皆以傲字败,古今之庸人,皆以惰字败。这不是我说的,出自晚清名臣曾国藩。自己笔记本的封面也写了这两句话,用于自我警醒。

 

  ①傲

 

  讲师随着上台的次数增多,会逐渐开始自我感觉良好,有一种专家般的莫名自豪感。甚至有的才讲几天课,就开始整个人轻飘飘的了,目中无人。

 

  以前,自己不懂事就献丑过。

 

  起步期的讲师,很多是讲通用管理类的课题入行的,有个课题当时我讲的很受欢迎,今天在水泥行业讲,明天去商贸公司讲,后天去餐饮企业讲,娴熟以后,就有些狂傲了。

 

  有次讲完课后,去午餐,一位学员追到午餐的餐桌上,拿着自己的笔记本和黑色中性笔,让我签名,我也就大笔一挥,像个腕儿一样(现在想想真想抽自己几嘴巴)。有次与服务企业的老总和高管吃饭,席间老总率团队骨干过来敬酒,我都是坐在椅子上没有起身,一副牛得不行的样子。现在想想,真是少不更事。

 

  别太傲,要把握尺度。

 

  教育培训不是灌输,而是点燃。

 

  作为讲师,得时刻关注台下的学员。对一场培训来讲,讲师带给学员的,会有如下感受:

 

  “切~”,地球人都知道,我还要听你讲?

 

  “哈~”,你是来搞笑的把,不专业!

 

  “嗯~”,对,你说的有道理,然后没有啥了......

 

  “咦~”,还有点意思,可以听听看。

 

  “哇~”,这个太厉害了,眼神放光,集中注意力听着。

 

  日常生活里,人与人之间,都需要相互尊重。

 

  培训学习中,讲师也是如此,没什么牛的。

 

  ②惰

 

  讲师之间的差距,都源于自身习惯在日复一日里的坚持。

 

  

 

  别人嘻哈说笑时,你得心无旁骛,专注做自己的事儿。

 

  别人追剧时,你得努力学习,在你那点专业领域里,去广泛涉猎,吸收有营养的资讯。

 

  别人呼呼大睡时,你得起而行之,进行课程的模拟与演练,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去粗存精。

 

  别人无聊刷手机时,你得留心生活,因为下一个教学素材随时都会出现。

 

  别人一不顺心就放弃时,你得坚持下去,要知道你并不是什么天才牛人,坚持下去,本身就是一种资本,你之所以厉害,要靠累积和沉淀。

 

  如果懒惰这一关你无法通过,很难有所大成。

 

  一个课题的ppt,自己都没有熟练,是不太可能讲出彩的。我知道很多大咖讲师,早期某个课题,私底下试讲三五十遍,那是家常便饭,需要反复打磨。一个新课题开发,如果没有熬过几个通宵,自己都不好意思,似乎没有在用心去做。一场培训,台下为数不多的学员,觉得人数少,可以偷懒放松一下?NO。

 

  讲师在做,学员在看。状态好不好,一听就知道。

 

  以前很多讲师,靠复制粘贴打出自己的一片江山,那是当时的环境所致——信息不对称。说起信息认知这块,作为培训人,你得知道这位大师,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

 

  他提出了一个经典的理论《教育目标分类》,关于人们的认知,从简单到复杂依次是知道、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级。

  

 

  培训授课中,关于有效引导,学习的具体路径,教学目标的设定等方面,讲师可以此为据,进行科学系统的单元设计开发(在后续的课程开发设计专题,会详解),你所对应的层次是哪个,期望达到的教学结果又是如何?别让自己的学习课堂,成为随机式散弹式教学。

 

  补充一点,现在的讲师,如果你还是老一套搬来抄去,用不了多久,瞬间会从江湖里消失。

 

  毫不客气地说,现在不少学员比讲师要专业得多,而讲师自己却不以为然。

 

  03

 

  戒律三:忌学杂

 

  学习对于讲师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得学会找到自己的关注圈。

 

  如何理解专注?少就是多,要选择性地放弃大多数,关注聚焦小部分。

 

  有阅历的人,擅长学习,学得杂。

 

  最常见的就是在饭桌上,谈菜式,品酒,经济,趋势,流行等等,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人,话唠一般可以侃侃而谈,这些人多少有几把刷子,我将之称为杂家。在生活中去经历,总结提炼化为自己的功力,这是一种能力。

 

  有绝活的人,痴迷技艺,学得精。

 

  讲师,人人可为之?NO,你只能算是说话,那不是讲课。

 

  前两天,在家看了一部电影《七日乌托邦》,深有感触。

 

  想要像专业选手那样打高尔夫球,那就要有点专业的样子。

 

  高尔夫的每一球都如同空白的画布,

 

  先用眼睛描绘出球的轨迹,再让身体来精确还原动作。

 

  教练问:“现在如果在这个位置,你能打出什么球来?

 

  卢克说:“我想大概是......”

 

  教练:“不要想,要用眼睛看。”

 

  “ok,我看到了8号铁杆的低位击球。以我这样的姿势后方击球,杆头稍稍压低,我看到球飞出去大约28米。球往左旋转,落在了那座山的上坡处,弹起来,然后入洞。”卢克如是说。

 

  教练:“很好,现在来画吧。"

 

  看看人家,多么专业!

 

  如果我问你,有什么绝活?

 

  很多人一顿冥思苦想后,也是支支吾吾没有答案。极个别的人,会说出个一二三。

 

  对,这就是问题。真正的天才,是那些在自身领域安分守己的人。

  

 

 

  楼下那个炸油条的老板,作为手艺人,每天一心扑在油条上,从采购,准备,制作,出品,售卖各个方面都得操心劳力,如何在自己眼前的这一亩三分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出新出奇,最终把小店的生意经营的更好。

 

  职场中,作为上班族,每天三点一线的行动轨迹,有的累了倦了就换家公司,去到一个全新的环境。有的目标坚定,志存高远,爱一行干一行,耐心打磨自己的手艺,看上去一点儿都不着急,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季,知道的人太多,能真正忍受寂寞的人,太少了。

 

  市面上,到处都是三天打鱼两天嗮网的人,没做几天就去换份工作跨个行业,已成为常态。正因如此,各行各业能有大成的人,凤毛麟角。作为讲师,更多聚焦少走弯路,送给大家八个字:问答思维、管道梳理。

 

  ①问答思维

 

  小时候老师们常常教导我们,凡是多问几个为什么,现在觉得果然是真理啊。

 

 

  好的课程(讲师)内容,就是在解决一连串的问题。

 

  抛出现状→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周而复始)

 

  人天生就对未知充满好奇,这个思维,是教学实践中的一把神器,能提供源源不断地动力。

 

  ②管道梳理

 

  如果你发现自己乱的一团糟,是因为还没有找到章法。

 

  所谓的章法,就是管道。想办法用最快速的速度,建立你的管道。

  

 

 

  作为一名讲师,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你自己的信息管理都是一塌糊涂,凭什么教导他人。养成管道梳理的能力,让自己成为思考高人。管道的类型有很多,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总结。

 

  碎片式学习管道(微博、微信、公号、杂志、新闻等等)

 

  固定式锻炼管道(晨跑、仰卧起坐、平板撑、俯卧撑、瑜伽等等)

 

  写作灵感的管道(书籍、闲聊、电影、听歌、旅行、报纸、观察、喝茶、独处等等)

 

  ......

 

  刚开始或许没有太大感觉,随着时间的复利效应,你会发现,管道是威力无穷的。

 

  建立管道,让成长高效。

 

  别小看了行动上的微不足道,去做才是最重要!

 

  Tips

 

  (1)讲师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台下学员的掌声,一半是鼓掌,一半或许是喝倒彩。

 

  (2)一场有意义的培训要做到三赢,对学员有帮助,对讲师有提升,对企业有结果。

 

  (3)成长中的讲师,请对未来的自己保持高度自信。

 

  (4)别一味去取悦学员,要和大伙儿打成一片。

 

  (5)讲师的独特习惯,意味着其段位和水准高低。

 

  (6)去传播有价值的声音,才不负于讲师这个神圣的职业。

上一篇:培训管理者你知道如何做好做需求访谈吗? 下一篇:快速打造内训师队伍培养能力,让他们破茧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