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升职记》之联想

  最近一段时间如果你问一个90后,“你最近正在追什么剧啊?”可能多数情况下你得到的回答会是“《太子妃升职记》(以下简称:太子妃)”。一个有趣的事实是民间关于这部剧的反应不一,与新人类热捧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样一类反应,借用我同事(一位标准的90后女生)的表述:“我妈,跟着我看了半集就表示,实在看不下去了,我爸,只是听了听名字,就表示丝毫没有兴趣”。


  关于这部剧的内容我无权有太多的评价,作为一个非典型的70后和一位培训从业人士,我想从培训的角度来抒发一下我对于这部剧的流行所引发的一些联想。


  从商业结果来看,《太子妃升职记》无疑是成功的。最新乐视网的视频播放量是27.6亿!即便除掉处于宣传需要注水的成分,打个对折,也意味着全国人民无论男女老幼民族性别,每个人都看了一遍!如果再算上已经缓存到电脑、Pad、手机上面的部分的内容,估计这部剧实际被“温习”的次数只会更多!


  每当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我都会深深地埋下头,眼望着那一串让人艳羡的数字,脑海中充满想象:如果这部剧是一门培训课的话,那该有多X啊!(请允许我静静地想一会儿……)


  哈哈,回到现实,我们从培训设计运营的角度来重新温习一遍《太子妃》,我们假设它就是一门培训课程,实际情况是如果我们做一个简单的计算,36集的播放时间(按照平均每集30分钟计算)刚好是18小时,Yeah!整整两天的标准课时,连午休时间都算上了有没有?


  我们经常讲好的课程设计,需要做好的第一件事就是培训需求分析。无疑在这一点上,《太子妃》做得很棒,烧脑的剧情设定满足了时下90后及新新群体的一些热情的想象,剧中也暗含了许多时下流行的时尚元素(据说剧中一些看似雷人的服装设计其实是参照了某时尚大牌的最新流行款式)。实话实说刚开始我有些理解不了为什么大家会喜欢看这部剧,后来我慢慢想明白了,和周围的同龄人有共同的话题这本身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需求啊。你看,没有明确的需求其实它就是一个需求。如果客户没有需求,来吧,我来帮助你创造一个大家都会谈论的话题,帮助你找到一个需求。联想到企业需求调查实践,我们往往也会碰到类似的似是而非回答:“我觉得现在很好啊”“没有什么特别明确的想法”“让我再考虑考虑”,这种时候就是我们培训管理者创造需求、帮助客户找到需求的关键时刻。你告诉我或者我告诉你,其他人都在做些什么?其他部门都在做些什么?同行业的其他公司都在做些什么?跨行业会有哪些启发吗?这些关联问题的背后逻辑其实就是一个:找到现在大家都关注的共同话题,激发客户自身的经验和联想。有了第一条线索,后面的事情我不说你也知道怎么做。各种引导技巧、顾问技巧统统都放马过来吧。


  知道了客户要什么,下一步我们开始设计,假设你现在就是《太子妃》这部剧的编剧,怎么样能够让这部剧不管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能够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呢?想要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先思考这个问题:作为一个编剧你觉得最重要的一个能力是什么?


  (先不要往下看,请静静思考5秒钟)。


  我的回答是:能够深刻体察生活的能力。好的编剧一定是能够敏锐体察周围环境中的一些些许的痕迹,并深刻感受背后的真情实感。艺术来源于生活,前提是你要体察生活。和剧中的人一起哭,和剧中的人一起笑,你书写和感受的不是文字,而是身边活生生的人和事。培训师设计课程应该像是编剧编写剧本一样,做好情境还原,结合需求设计课程情境。联想到很多年以前在课堂上听到的关于课程设计“情绪线”这个概念,背后设计暗含的就是对于体察能力的要求。只有在体察情景的前提下,才能基于对培训需求的理解,设计出“形式有趣,内容有料”的培训课程。


  举一个小例子,我相信《太子妃》的27.6亿的天量播放量,如果按照播放设备的类型来划分的话,估计有95%以上都是在手机或者是pad等移动设备端完成的。如果你能够想到你的观众不是端坐在家里的沙发上,喝着茶水磕着瓜子看这部剧,而多数是在上下班的班车,在拥挤的地铁里,或者是躺在被窝里两只手轮换着拿着手机看剧的时候,你就能理解为什么每集的时间只有大概30分钟,而且对于画面的色彩对比要求这么高了。因为他时间紧啊,因为他离得近啊,因为他会累啊。


  有人说现在是一个看“颜值”的时代,新一代的逻辑是:我先要喜欢看你,然后才会听你讲什么。从这一点上说,也许未来真的会出现“‘颜值’靠前,讲师靠后”的情况。假设乐视网即将推出一门由盛一伦主讲的商务礼仪课程,你会去学习吗?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去,但我打赌,一定有很多人愿意去。


  说完了前面两点,有料有趣的课程开发出来了,怎么样去让大家知道呢?如果大家的注意力都被“颜值”所吸引,那“好酒”也会怕“巷子深”。从《太子妃》这部剧来看培训课程的营销和推广,我觉得也有很多值得思考和学习的地方。


  《太子妃》这部剧首先就具有一定的受众基础,有一些人(应该不会是大多数)是先看过原著,之后再看这部剧的。怎么样让我们的培训课程在课程开始之前就形成或者培育自己的受众群体,成立第一只“宣传队”,对于后期的课程推广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有了“宣传队”的宣传,会激发大家的兴趣、引起好奇,当基数到达一定量之后就会形成口碑传播,“宣传队”中的铁杆就会成为“播种机”, 当关注和传播的数量级形成“现象”,就会有更多的人“从众”从而引爆流行。谁是我们培训课程的“宣传队”?谁又会成为我们培训课程的“播种机”呢?


  就是在昨天,又有了一些新的更新,经过下架波折之后《太子妃》重新上架播放。大家陆续发现:最后结局部分竟然会有三个不同的版本,如果你只是一般的观看,你可能看不到最普通的结局,想看大结局吗?来,加入乐视会员吧。如果你是乐视的付费会员,更进一步如果你是使用乐视的设备去观看的,就会看到第二种、甚至第三种“彩蛋”式的结局,甚至于这部剧的庆功会,也只能通过乐视设备来观看。这种分级播放的设计又是对于“差异化”“个性化”这一需求的极大满足,并间接提升了乐视产品的影响力和乐视品牌的价值。第二种、第三种结局的出现,保证了课程持续的话题热度,在保留住老用户的同时,又可以继续吸引新的客户。对应到培训管理和课程设计,在一门课程结束之后,我们是否会有进一步的跟踪与更新,由单一的培训课程变成系列的培训活动,既可以留住老学员,也可以吸引新学员,做到把学习延伸到课堂以外,最终实现学习社群的成功运营。

 


  个人的一点感受,啰嗦了不少,有说的不合适的地方,请大家见谅。现在90后已经逐渐走进职场,未来也必将成为职场的主力,作为培训管理者的我们,应该从《太子妃》热播的现象中看到些什么,感受到些什么,你觉得呢?

上一篇:如何使卓越绩效的实现成为必然? 下一篇:实战篇 | 组织经验萃取下的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