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个早会都能吵上架?能说会道才是解决之道!

   前天见一位好友闲聊之余,无意提及下属的一位总监到分公司的早会作分享,针对行业局势、行业发展分析时,遇到其他同事提出新的看法,观点出现了不一致。这时,这位总监没hold住,居然杠上了,差一点演变成了拳击手比赛前的新闻发布会口水战。

 

  让我有点意外,分享是为了寻求共鸣,激发认同,凝聚团队,怎么就适得其反呢?事实上这类现象并不是特例出现,不具备能说会道,凝聚团队的本领,如何带领团队团结前行呢?飘散在搜索引擎各个角落有关马云与他十八罗汉的故事;曾让年轻人卖肾换机的苹果公司CEO乔布斯贡献的一场场激动人心的发布会就是能说会道的最好例证。

 

  毫无疑问,那些能说会道的家伙统治了整个世界!

 

  无论你愿意不愿意,相信不相信,在今天这个话语时代,能干不能讲的实诚人。注定被能干又能讲甚至被不能干但能讲的家伙妥妥地踩在脚底。作为一个领导者又或管理者,我们需要引领团队,迈向共同的目标! 价值观宣导的战场可能是一个内部会议的10分钟发言,也可能是一个颁奖典礼的发言,又或者在高级酒店行业会议的演讲。我们愿意花几万元租一个会议的场地,而不愿意去提升自己表达的能力。语言变得有力量具备影响他人的方法时,随时随地都做团队建设!没有人天生具备这项能力,需要不断去练习。

 

  一直以为其实是认定自己性格是非常内向,出生在在一个四面是山的农村,父母忙于生计也没有过多的精力关注我们,所以更多的时间我是自由奔放的穿梭在田野河边,一旦到了某些我们以为是重要场合的时候,去到父亲工作的单位,几个亲戚围在一个桌子上吃饭的时候,我都是闷头吃完赶紧离桌的,用我妈妈经常念叨我的话:生来怪异,在学校看到漂亮的女同学时,不敢有眼神的接触,只是为了假装淡定。

 

  在一个我还在高中复读时候的班会晚上,我仍然记得第一次站讲台上分享复读心情的体会。现在想来真的是难以理解是那个老师怎会做出当时这样的事情来呢?拿着一个人痛苦不堪的经历作为反面教材。上到讲台前的那一刻就像菜市口被受刑示众的囚犯,往日习以为常的白织灯异常刺眼明亮,照得我眼前恍惚,手拿着自己认为编好的讲话稿,喉咙打结,发出颤抖的声音,跟着我声音一起抖的,还有我的那一双手,为了控制抖动,只能是扶着讲台。就在我絮絮叨叨的几分钟后,稍微适应了站上讲台的忐忑不安,语调开始稍稍平稳,脑袋开始在运转,原安排的20分钟,还剩下一大半的时间,于是就开始絮絮叨叨的讲述复读这几个月的经过,感受和体会,大出意外的是我声音颤抖地讲到一半,台下的同学开始有悄悄留眼泪的人,我当时也没有和他们做确认怎么流眼泪了,后续就假想自己讲得太好以自我安慰。最后结尾还来了一段号召:一次能达成的事情千万不要留到第二年来达成!我擦完满头的大汗直接往台下冲,我长舒一口气:终于讲完了。突然台下响起了掌声,算是顺利达成老师交代的任务。

 

  在有了第一次的公众表达并取得催人泪下的“成绩”后,开始认定自己在演讲表达是有优势的,在后来的日子不断创造机会去讲。演讲这不仅是一个口头表达的动作,而是一个需要心脑结合,且在台上这个场景之中不断练习、内化成一种内观的体验和感受。

 

  演讲是一种古老的艺术,我们的祖先曾经围着篝火,一起分享他们的故事,希望和梦想。想象这样的画面:夜幕降临,美丽的星空下篝火闪耀,燃烧的木材啪啪作响,一位老者缓缓起身,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他,他那保经风霜的面容在火光下熠熠生辉,随着老人的讲述,故事拉开了序幕,每一个人都融入在情节里,感受着人物的喜怒安乐,这是一段奇妙的旅程,不同的心灵凝结成共同的意念。他们一起跳舞、一起唱歌、一起建造住所,一起投入战斗……今天的世界一模一样,领导者通过演讲,寻求共鸣、激发热情,带领大家追逐共同的梦想。

 

  1、人人都需要表达,表达有助于沟通。

 

  里根总统被视为是最具表达力的一位政治人物。他在任时,美国财政面临到政府收支和贸易双赤字的巨大压力。里根这样对民众说:“如果用一百元的美钞叠起来,美国的赤字可以围绕地球二周。一个庞大的数字即使说出来,也鲜少有人记得,但“一百元的美钞叠起来绕行地球二周”却让人一下就有了视觉的冲击感,从而印象深刻。因此,当他提出刺激供给面的经济政策时,便到了民众的支持。这就是高手的一种技巧。我们常常“爱你在心口难开”,其实不只是爱,能够将心里想的正确地表达出来确实需要一些秘诀!

 

  2、传递你的理念和价值观。

 

  很多人都以为演讲的套路,就是站在讲台前,分享儿时的故事,自爆一个私人的秘密,最后激情四射地号召大家采取一个行动等等。“错了!”他说:“如果你滥用了这些工具,你的演讲只是陈腔滥调,或是操纵人们的情感。”成功的演讲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特质:所有演讲者都在向观众传递一个想法,好的演讲是可以让在场每个人的脑海中也会出现相同的画面和想法,我们称之为连结与共鸣。从而采取一致的行动。

 

  想法有各种形式,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有富有美感的,有需要逻辑分析的,演讲者就像一个旅游向导,带领我们去探索一个不曾经历,但却能令人惊艳的或是壮丽的新世界。在这里,虽然听众的世界观或是价值观与演讲者不同,但台上台下会产生交集,产生碰撞,然后发生改变。真正能打动人的是演讲的故事和内容,而这些内容切不可用过多的套路。

 

  你纵然有雄才大略,要达到点头认同并一起行动,我们还得确定观众的需求,听众想要从演讲中得到什么,当然观众有时候不知道你将会讲什么,怎么会有明确的需求呢?那我们做演讲前就得思考,我们的演讲能给听众带来些什么,一个理念还是一次思想角度的转变?

上一篇:什么是发展? 下一篇:高效沟通打造职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