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市场营销方法论来指导企业大学经营(一)
2019-09-10 10:38:00 作者:钱锋Ben 浏览次数:597
如果把企业大学看作是一个独立经营的公司,这个公司有一批相对稳定的消费者,那么企业大学的运营就也可以运用市场营销的方法论来进行指导。
战略层
一、3C
3C模型是从与企业经营相关的顾客、竞争对手、公司自身三个视角,分析关键成功要素KPS(Key Point of Success)的思考模型,用于构建企业的经营战略。
对于企业大学来讲,是否能够有效承接客户(企业大学所服务的员工)的需求、本职工作是否有足够的竞争壁垒、企业大学的影响力程度,是企业大学成功的关键因素。
A公司是一家零售业公司,其企业大学所服务的核心员工是基层员工,重点诉求在于:作业标准化、工具流程简单化、人员流失率降低。
通过3C分析,A大学的本职工作如果能够直接促使零售业绩提升,就具备了足够的竞争壁垒。
同时,通过培训评估验证、工作汇报等方式,使领导人对A大学的工作足够认可和支持,即可提升其在A公司内的整体影响力。
二、PEST
PEST分析是应用在企业战略分析当中的一种思考模型,是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四个视角分析构成组织外部环境的四要素,从而判断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以此作为企业战略方向的基础。
从企业大学的角度上来讲,政治(Politics)可以理解为是企业的经营方向和业绩指标,是政策导向性的,具有政治意义;
经济(Economics)指的是财务预算,公司整体的财务指标如何,费用预算怎样,企业大学费用占比多少,最终要达成怎样的可衡量的结果;
社会(Society)是指企业当中的学员受众的整体分析,从生活上说: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家庭背景;从工作上说:职位占比、流动情况、工作饱和度等等。这些内容用于分析学员的痛点和痒点;
技术(Technology)是指目前学习技术、培训技术、发展技术、OMO混合训练技术等等的革新,对于企业大学的发展具有怎样的指导意义。
B公司今年的经营目标是通过开通新渠道,达成去年业绩的150%的高速增长;
其整体费用预算为5000万,其中B企业大学费用为500万,占比10%,预计在开通新渠道的培训上消耗约75%的费用。其中包括新招员工约65%,内部转岗35%;
B企业大学的主要受众学员为经理级以上的管理层,年龄普遍为35-45岁,性别80%为男性,工作超3年的员工占比95%稳定性较强;
B公司于去年曾经推进过行动学习项目,今年该项目又有了新的技术革新,可以进一步优化迭代和推进。
通过以上分析,基本能够确定B企业大学今年的整体经营思路,明确如何为企业服务和提供人才。
三、SWOT
SWOT分析指的是针对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一般被用于评估企业的现状,明确企业的经营战略。
从企业大学的角度来讲,优势(Strength)一般指的是企业大学本身的业务优势,换句话说,就是专业性在哪个业务模块;
劣势(Weakness)则是指企业大学在何种板块的工作内容有所缺失。
一般来说,如果按照企业发展来讲,企业大学承载了更多的学习发展LD、人才发展TD的工作,当然,也有一些企业大学由于核心受众的特殊性,而被赋予了一些特殊的职能。
机会(Opportunity)指的是来自于外部的可能性。当发生何种事件时,企业大学将会有长足的发展。比如领导人的关注、某个大项目的启动或完成、某个关键事件的发生、某项关键核心学习技术的突破等等,都有可能成为企业大学发展的关键机会;
威胁(Threats),一般来说企业大学的威胁并不会有太多,根据劣势推演,如果过度依赖某一业务条线的培训,则有可能由于该业务条线的萎缩,而影响企业大学的发展。当然,也有可能会出现在某个关键人员的流失,带走一些关键技术等。
C公司是一家集药品研发、生产与销售企业,该公司的C大学主要负责的核心学员群体是中高层管理者。
C大学的优势为:对中高管的管理培训体系成熟;
劣势为:对药物研发、生产与销售整体业务不了解;
机会为:进一步完善组织人才盘点、制定完整的人才发展通路,培养蓝军,实现自动化晋升机制;
威胁为:业务条线培训任务并入C大学时,会导致C大学的内部评价降低。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能够体现对业务条线培训进行初步的布局,抓牢机会性事件,完善企业大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