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未来-学习技术在人才发展中的应用
2018-12-25 18:09:57 作者:胡丽 博士 浏览次数:508
10年前的我们在关注的是什么?
如今的我们关注的是什么?谷歌是靠大数据、技术来引领行业,而给我我们启示是什么呢?
1.我们如果今天掌握核心的技术,那么我们的培训工作、人才发展工作是不是同样可以引领、推动企业变革呢?
2.今天我们的企业高管、大学校长都在关注什么呢?我们今年与《培训》杂志共同进行研究,欢迎大家参加《培训》杂志的年会。
我们为何做研究呢?我们就是为了与全球对手更好的竞争,缩短中国培训管理与全球的水平。
1.缺乏对全球范围最佳实操和研究的标杆对比;
2.缺乏真正有雄心和抱负的公司/个人或能够唤醒这种雄心和抱负的影响者
3.缺乏对自身水平的客观评价,没有放到国际市场进行对比竞争
4.缺乏知识产权保护和对创新者有效的尊重
5.缺乏培训行业基础研究、高等教育和专业人才
6.某些咨询/培训公司的缺乏道德底线的竞争模式
7.小富即安的心理作祟,不能沉静下来把一个问题真正研究透彻
8.原创研究的方法、技术和思路不对,难以登上国际大雅之堂
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的现象呢?
在国际拼的是“阳谋”
在中国拼的是“阴谋”
本次研究的方向是:人才发展
报告预览:
第一篇:人才发展战略制定
第二篇;人才发展的组织建设
第三篇:人才发展项目设计
第四篇:培训行业未来趋势
人才发展模型:两支队伍(培训管理者队伍+讲师队伍)、三大体系(内容资源体系+培训运营体系+质量评估体系)
本次研究结果大猜想:
1.企业对人才发展产出结果的期望是:
A. 战略落地
B. 企业文化传承
C. 推动组织变革
如果要实现以上三点,我们必须对人才发展价值链进行设计;
2.人才发展包括什么
A. 组织发展
B. 学习与发展
C. 职业规划
D. 继任者管理
人才发展、人才管理、组织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
我们面临挑战的是在VUCA时代下的人才发展如何做?
我们要实现人才随需而到位,学习随需而变,我们必须要很清楚的了解企业人才发展战略是怎样的?有了人才发展战略,我们需要衡量业务系统与关键资源能力,从而支撑企业的战略,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企业战略来看业务系统和资源匹配,从而支撑人才发展战略落地。
人才发展怎么做?应该要做什么?我们需要做两件事情:
1.盘点关键人才能力现状;
2.建设关键人才能力标准;
通过这两件事,我们可以找到企业人才的差距,当有了差距,我们就可以开始设计关键人才梯队发展项目;
一般我们设计关键人才发展项目会经历7个步骤;
1.分析商业模式、企业关键资源能力和业务系统;
2.分析关键人才梯队具体发展需求;
3.梯队人才扫描、人岗匹配分析和人才盘点;
4.设计职业发展方案(生涯通道)及接班人计划;
5.设计能力成长路径/学习地图;
6.开发并实施学习与发展培养项目;
7.匹配相关发展保障机制
通过今年我们从这个现状,我们发现企业对培训管理者最新的要求;
除了看到对培训管理者的能力要求以外;我们还看到未来企业学习发展趋势;
1.脑科学和神经科学;
2. 游戏化学习;
3.课程软件开发/平台;
4.AR增强技术;
5.2C模式;
6.混合模式
7. 移动教练
8.评估软件/平台(安迪曼将在6月推出该平台)
9........
1.优胜略汰更加明显,品牌公司和品牌产品将更显强势;
2.对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90后、互联网碎片化学习、领导力等);
3.内训师队伍建设成为热点,对讲师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建设会非常重视;
4.互联网基因将更加实质性的融入培训行业;
5.在线公开课将大量涌现,预计1-3年内大约三分之一的公开课会在线;
6.微课开发将成为热潮,但对其作用的认识和使用更加客观合理;
7.管理和领导力培训更强调产出成果;
8.培训效果评估和价值展现会更受重视,绩效改进技术会在2-5年成熟;
9.通过模拟课程、游戏化学习、培训实施的过程管理和人机交互界面来提升培训体验感;
10.2016年是咨询领域走向科学的元年,将进一步与技术融合;
11.知识产权保护现一丝曙光;
12.人工智能开始进入培训领域。
人工智能的到来,让我们的学习将会更加简单;
崔博士之前在美国写的博士论文写的主题是“随需应变的学习”,就是Ondeman Learning。研究结论是因为电脑、手机的屏幕有限,所以培训的互动效果不是很好,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而智能眼镜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我们所见的范围都是培训内容展示的范围。
未来培训的发展必定会是学习随需而变的学习:人工智能及虚拟实现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