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团队有没有被过度管理而疏于领导?

  管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们自觉由无序到有序的一种活动。人类的管理活动从原始的氏族管理到封建的传统管理、近代的科学管理,走过了一个漫长的社会历程。1910年,美国机械工程协会正式通过决议使用“科学管理”一词,工程师太罗便被奉为科学管理的鼻祖。

 

  而根据1933年出版的牛津英语字典注明,英语单词中的“领导者”(Leader)一词最早在1300年才出现,“领导”(Leadership)一词更是在十九世纪之后才出现。在我国,“领导”一词是何时出现的,迄今未可查考。

 

  “管理”和“领导”相比较而言,“管理”的历史要悠长得多,这或许也正是许多团队被过度管理而疏于领导的重要原因。

 

  在企业里,管理者通常都是被任命的,他们拥有合法的权利进行奖惩,其影响力来自于他们所在的职位所赋予的正式权力。而领导者则既可以任命也可以不运用正式权力来影响他人的活动。比较理想的情况下,所有的管理者都应该是领导者。但事实是,并不是所有的管理者都有良好的领导力。

 

  领导力一度被认为是一个人的人格魅力,是天生的。许多领导力书籍中的案例主角都是万人敬仰的一代领袖,众读者只有膜拜,却不知自己如果要想做好一个团队的领导,该从何学起。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领导实践的五大行为。

 

  首先,一个卓越的领导者必须要以身作则。以身作则的第一个意思是说:身为领导者,要明确自己信念。你要知道自己提倡的是什么,禁止的是什么。并且让这个信念成为整个团队的理念。在这个点上,可以参考我党的“八荣八耻”。团队理念是团队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如果刚好有件工作没有管理制度明确规定,该事件的应对处理,就可以按照共同的团队理念才处理。以身作则的第二个意思是说:领导者自己的行动要与团队理念保持一致,为他人树立榜样!试想,如果一个团队提倡敬业,领导者却经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其他的团队成员又将怎样兢兢业业地开展团队工作呢?

 

  其次,一个卓越的领导者要懂得共启愿景。领导者能够看到未来,能够看到未来的令人激动的各种可能,诉诸共同愿景,感召团队成员为了这个共同的愿景而奋斗。同样是号召老百姓干革命,我党的“打土豪、分田地”就比国名党的“民主、民权、民生”更有号召力。

 

  第三,一个卓越的领导者要带领团队挑战现状。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在国家强调科技创新、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我们只能积极进取,尝试新方法,寻找机会才能活得更长、更好。这就要求领导者带领团队进行试验和冒险,不断取得小小的成果,从错误中学习。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党从未停止过试验和冒险。虽然过程中有许多让我们吐槽的点,但我们也不能忽视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大陆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进步。

 

  再次,一个卓越的领导者要能能够使众人行。再卓越的领导者,再美好的愿景,再难得的机会,没有团队成员齐心协力的艰苦劳作,都不会取得良好的结果。而我们的团队成员,却并非每个人都是天生就能够吃苦耐劳、骁勇善战的。这就需要团队领导者通过强调共同目标、建立信任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通过分享权力与自主权来增强团队成员的工作实力。

 

  最后,一个卓越的领导者还要会激励人心。据不完全统计,只有不到10%的人是天生就充满激情,并能较长时间保持工作激情的。剩下大部分有一些在外界刺激下也能产生一定的激情,还有一小部分是无论怎么刺激都了无生机的样子。我们需要一个充满激情团队,在我们几乎不能完全招募天生就充满激情的人加入团队的情况下,卓越领导者需要做的事情是激励那些可以被激励的人,来保障整个团队的拼搏精神。领导者可以通过表彰成员的突出表现来认可成员对团队的贡献,也可以通过创造一种集体主义精神来庆祝团队价值的实现和胜利。

 

  一个团队如果被过度管理而疏于领导,团队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都会受到很大的束缚,团队成员的潜能很难得到发挥,后果多是抱怨多、士气低落、缺乏对领导、团队的认同感、归属感,导致人才流失,团队难以成长。所以,如果你已经是一名团队管理者了,在学习管理技能的同时,也提升一下自己的领导力吧!毕竟,两条腿走路,更稳,也更快一些!

上一篇:浅谈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下一篇:当不能用钱来激励员工的时候,我们还能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