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角度解读如何做好目标学员分析,使课程开发更精准...

  你所开发的课程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场景:

 

  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开发的课程学员不买账;

 

  有的学员反馈课程非常受用,可有的学员反馈课程太深了,听不懂;

 

  有的学员非常喜欢老师的授课风格,可有的学员却反馈老师的授课太注重形式了;

 

  有的学员反馈课程与自己的工作相关性强,有的学员却反馈课程和自己的工作没啥关系。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学员对同一个课程的评价迥异呢?说明你的课程忽略了其中一部分重要学员群体的特征和诉求。有没有什么方式和方法能让开发出来的课程能真正匹配学员群体的特征呢?答案是:当然有。一个精品课程,就像是一款好的产品,天生就是来满足用户需求,匹配用户特征的,而目标学员恰恰就是课程的用户。想要匹配用户的特征,首先要了解用户的特征。一个课程能否最终获得学员的接受和认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在课程开发前有没有精准分析目标学员的特征。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该从哪些角度出发,做好目标学员分析呢?通常而言,要做好目标学员分析,要从以下五大维度入手来了解学员特征。

 

  (图:目标学员分析的五大维度)

 

  一、年龄

 

  分析:无论学员年龄层次如何,都有一个基本的诉求点就是要求内容要实用。而在此基本诉求上,年轻学员比年长学员多了一层诉求,就是希望课程有趣、好玩且时间不要太长。围绕着这些诉求,年轻学员在教学手法的多样性,老师语言风格,课程包装所呈现的感觉,课程模块时长的设置等方面都会有相应的需求。而相比之下,年长的学员对课程采用什么教学手法并没有对内容的深度在意程度高。

 

  建议:

 

  1.在面对年轻学员时,做课程开时需注意如下几点

 

  (1)教学手法:在面对年轻学员时,教学方法的种类要尽可能丰富,课程互动性要强。从以往的教学经验上看,选择音乐、游戏、视频等教学手法往往很受年轻学员的欢迎。比如说,课堂上采用回答问题赢取积分的方式,通常能很好的调动年轻学员的积极性。

 

  (2)语言风格:年轻学员更希望老师的授课语言能轻松幽默一些,不要过于严肃刻板。

 

  (3)课程包装:年轻学员希望老师在做PPT设计时,采用更多有趣的图片,字体的选择采用幼圆等轻松字体,课程标题尽量有趣有吸引力。举个例子,课程标题如果能和时下流行的影视剧挂钩,往往会很受年轻学员的欢迎,从而在训前就能激发学员的参训意愿。

 

  (4)课程模块时长:年轻学员往往能接受每上一个小时的课程,休息一次,超过这个时长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因此给老师在课程开发中,模块时长的设定,带来了很好的启发。

 

  2.在面对年长学员做课程开发时,在教学手法的选择上,应更偏向于难点问题研讨,案例分析等有深度的互动方式。且对于70后80后来说,课程每一个半小时休息一次也完全可以接受。

 

  二、学历:

 

  分析:学员受教育的程度从一定层面上影响了既有知识的多少及学员的词汇量。高学历的学员更容易接受复杂、晦涩、书面化的用词,基础学历的学员更容易接受业务语言、口语化的用词。对于老师来说一定要真正站在学员的角度思考,让学员能理解并掌握课程内容,才能真正通过课程带给学员收获与成长。

 

  建议:在给基础学历的学员做课程开发时,要尽量把书面化词语用业务语言、用口语化的语言来表达。

 

  三、工作经验

 

  分析:学员工作经验的多少决定了他在某个工作领域已掌握的知识及技能的多少,给到老师的启发就是,在面对工作经验丰富程度不同的学员时,要同时考虑课程开发的宽度和深度。当面对资深学员时,在课程内容的宽度上不需要面面俱到,而是要针对某个工作领域遇到的难点问题,做纵向深度的开发。而面对工作经历浅的学员时,应在课程的宽度上尽可能做到全面细致,在纵向的深度上要注意,难度不宜过大。

 

  建议:

 

  1.在企业资源允许的情况下,最科学的做法是同一个课程主题,针对新员工开发一个初级版,针对资深员工开发一个进阶版。

 

  2.但当企业资源不允许的情况下,比如说资深员工数量不多,没有必要单独开课,那么在课程开发环节就要同时考虑课程内容的全面性及深度。未来老师在面对资深员工和新员工在同一个班级听课时,讲解基础知识模块时,可以请资深员工给新员工提供点评和辅导。而在讲解难点内容时,让资深员工主动带领新员工做小组互动研讨,并多请资深员工发表建设性的观点。这样才能在同一个课堂上让资深员工和新员工都有收获。

 

  四、职位分布

 

  分析:通常情况下,目标学员的职位分布越广,课程开发的难度就越高。因为不同职位的学员希望通过课程解决的问题往往是有差异的。举例来说,同样是《商品管理》这门课程,对于门店经理,可能希望掌握的是如何做好商品品类的规划的方法、通过分析商品数据得出销售策略的方法等等。而对于库存管理岗位的学员来说,他们更多的是希望通过课程掌握做好商品的订货和补货的方法等等。

 

  建议:

 

  1.在企业资源允许的情况下,人员基数大的岗位,尽可能针对一个岗位开发序列课程,这样课程内容更容易聚焦。

 

  2.但当学员基数小没有必要分开授课的情况下,一门课程就需要同时考虑多岗位的需求。比如还拿《商品管理》这门课举例,未来门店经理岗位和库存管理岗位的学员如果要在一起上课,那么在商品数据分析模块,既要有如何分析商品销售数据的方法,又要有如何分析商品的库存数据的方法,而在设计练习环节时,可以给门店经理岗位的学员设计如何通过商品销售数据分析输出下一步销售策略的练习。而给库存管理岗位的学员设计如何通过商品数据的分析,输出下一步订货和补货计划的练习,等等。

 

  五、学习偏好

 

  分析:学员的学习偏好通常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1. 授课时间:学员希望的课程时长是2小时、3小时、2天还是3天等等。学员更希望培训时间定在工作日还是周末,白天或是晚上。

 

  2. 授课地点:学员希望的授课地点是在教室或是户外,公司内部或是外部。

 

  3. 班级规模:学员希望大班授课或是小班授课。

 

  建议:可以在训前需求调研问卷当中设计,或课程开发时请业务专家研讨如下问题,取学员或业务专家的共性答案来安排课程的时间、地点、规模:

 

  1. 您希望此门课程的授课时长是?A.2小时 B.3小时 C.4小时 D.1天 E.2天 F.3天

 

  2. 您希望此门课程的授课地点是在哪里进行?A.公司内培训教室 B.公司外培训教室 C.户外

 

  3. 您希望的授课时间是?A.工作日白天 B.工作日晚上 C.周末白天 D.周末晚上

 

  4. 您希望班级的人数在多少左右?A.15~25人 B.26~35人 C.36人~50人 D.50人以上

 

 

  有了以上学员特征的分析,课程开发才能有的放矢,最终让开发出来的课程匹配目标学员的特征,从而解决文章开篇时提到的一系列问题,真正打造出精品课程。

上一篇:如何实现工作与学习融合,在岗带教与辅导 下一篇:差异化芬课程研发与设计